第二章 职工大院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有人说过,当00后开始占据青春的舞台,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从童年中抽离。

最早的那一批90后都早已成家立业,再也不会拥有全世界,开始慢慢遗失曾经的美好。

那些曾经哭着喊着‘要有诗和远方’的少年,其实到最后,哪里都没能去。

从单元楼到林立的高楼,从黑白电视到液晶屏幕。

90后也从不谙世事的少年,成长为了沉着稳重的家庭顶梁柱,换了新的车房,有了更潮的娱乐节目,额头上也新增了几条皱纹。

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,似乎都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梦。

时间回到2008年的一个夏天。

天空被洗的发白,那些云朵被阳光晒的格外妩媚。

方宁背着书包在加油站的天桥下犹豫不前。

那里有一条沥青柏油大马路,修修补补,坑坑洼洼。

柏油路的左边有职工大院,养老院等标志性的建筑。

童年时代的他就经常在这条大马路上晃荡,对这一片儿比较熟悉,曾经无数次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地从那块地前经过。

然后他的目光落到了那个职工大院上。

大院对于他而言,就像那个综艺节目的名字一样,算是青春有你。

‘大院’二字,一听起来就很有年代感。

过去我国都是计划经济制度,公司都是国有企业,很少有私企和民企以及个体户。那个时候很多许久不见面的人都问,“你是哪个单位的?”

当时云柘这一带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有丰富的云母等矿产。

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,当地镇政府创办了一个镇型砂厂和石粉厂。很多人都在厂里上班,为了解决住房问题,就建了个职工大院,一开始只有一些职工的家属在职工大院里面住着,后面住的人就多了,人也比较复杂。

后来随着改革开放,计划经济的停止,很多地方的职工大院也逐渐取消。

2002年平海县就撤销了大院制度,当然,很多乡下地方比较偏僻,还没改变过来旧有的习惯,一直沿袭保持着职工大院的称呼。

方宁从小就是住在大院里面的,一直到12岁以后才前往县城。

这座职工大院始建于50年代,乡镇府承建的,至今已有70个年头。大院里的许多单元楼,都披着一层老照片一样的泛黄色。这种泛黄色,在后世的高端住宅楼里可以说是非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栀呀,知啊 山村嫂子的秘密 统帅大人又帅又撩人 重生03:我真不是渣男啊 家族败落后,我想躺平了 公主权倾朝野,鱼塘挤不下了 少年的心在无人处被捂热 暗里惹火 华夏文明:古今奇谭 这个女知青怎么是男的 十八线,但是鬼,未来可期 太极少女 进入门里嗑糖,门神靠边站 男主多了也头疼,太女东宫着火了 重生赘婿:给病弱美人总裁冲喜后 瘸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! 死穷鬼在星际开创修仙宗门 村滥 魂穿七零闯香江 女穿男之有金手指逃荒也不怕